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:

 

常识 丁文江
释义 丁文江(1887—1936)现代科学家、思想家。字在君。江苏泰兴人。十五岁去日本留学。一年后转赴英国,就读于剑桥大学、格拉斯哥大学。清宣统三年(1911)返国,清廷赐“格致科进士”。次年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长。1916年创办地质调查所,任所长,为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开创者。1918年底随梁启超考察欧洲,兼充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的会外顾问。1922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地质学会,同时与胡適办《努力周报》,主张改良主义的“好人政府”。次年,与张君劢进行“科学与玄学”的论战,为“科学派”的代表人物。后曾任淞沪督办公署总办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与胡適等人创办《独立评论》。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。1936年因煤气中毒去世。在哲学上,信奉和宣传马赫主义,认为“我们所晓得的物质,本不过是心理上的觉官感触由知觉而成的概念,由概念而成的推论。”“所以,觉官感触是我们晓得物质的根本。”(《玄学与科学》)又以为事物的“因果律”,只是将事实分类而求其先后秩序,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。只承认“科学以心理上的现象为内容”,至于感觉以外,“有没有物,物体本质是什么东西,都为不知,应该存而不论,所以说存疑”,以为自己的哲学是“存疑的唯心论”;“存疑”作为认识方法,就是“无论遇见什么论断,什么主义,第一句话是‘拿证据来’”。(同上)。在人生观问题上,持“科学万能”的观点,认为科学方法不仅可以认识自然,也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,张君劢所谓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的论断是错误的,科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而张君劢颂扬的宋明理学与科学人生观是对立的。同时,提出“人生观是人的情感以及他对于知识情感的态度”,“情感”完全出于天赋的本能和遗传,故人生观亦是主观的先验的。认为在人生观上,举凡直觉的哲学,神秘的宗教,都不是知识,都不可以作我们的向导;科学有助于具有道德意义的“宗教心”的发扬。哲学论文有《科学与玄学》、《玄学与科学——答张君劢》、《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》等。
随便看

 

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,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Qntrip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7 0:07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