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点 | 郭洞景区 |
攻略 | 郭洞景区 "金华-浙江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。元代至元三年(1337年),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《内经图》营造村庄。砌城墙形成水口,建回龙桥聚气藏风,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,规划民居、通道并巧设七星井,形成""山环如郭,幽邃如洞""的绝佳人居环境,故名郭洞。被誉为""江南第一风水村""。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,人才辈出,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、贡生、举人146名。何氏家族文化深厚,宏伟古朴、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,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,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。村民身健寿高,是著名长寿村,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。 风水,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无非是地形学。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,风水和阴阳八卦结合,成了中国古代玄学的重要内容。大至首都的定位、皇帝的登基,小至墓地的选择、宅基的方向,都与风水有极大关系。纵观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,我们不难发现,风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何寿之深谙风水之道,他对郭洞的喜爱并不仅因为山水风光的秀美。何氏家谱有着这样的描述:""(先祖)相阴阳,观清泉,正方位。""何寿之确信这是块""万古不败之地"",是风水使他离开繁华的县城,告别显赫的府第,来到这""山环如郭,幽邃如洞""的小村。这位何氏先祖相信郭洞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兴旺发达。 任何一个地方,哪怕再精致,如果没有文化内涵,不能品赏人文景观,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。郭洞所以耐看,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,虽然鲜见豪门深院,但村宅之完整,保存之完好,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。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,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,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,比比皆是。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。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两部分组成,道路纵横有序,均以卵石铺地,晴雨皆宜。6口水井,郭上、郭下各半。公用设施有一祠四厅,分布在村子的上、中、下三个部分,村民的祭祀、红白喜事等活动均可就近举行,郭洞的始祖似乎当时就懂得""环保""和""规划""了。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何氏宗祠,它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,规模宏伟,气象肃穆,总面积达1060平方米,大梁下高4。64米,祠堂悬挂匾额30块。要不是""文革""中遭受破坏,匾额多达94块。祠中还建有36平方米古朴典雅的古戏台,飞檐角,壁画辉煌。每逢重要节日,台下紧锣密鼓,台下人头攒动,好不热闹……郭洞虽在深山,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,培育子孙立志读书,报效祖国,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。400多年前,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""啸竹斋""。清康熙年间,扩大规模改为""凤池书院""并作读书歌一首""一代绝书香,十代无人续。书不读,礼仪薄,纵有儿孙皆碌碌……""世代相传。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,改建新校了。郭洞人不但学文,而且习武,村中建武馆,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,其中35名为武秀才,还出过一名武举人。 大凡古村落均有""水口"",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,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。郭洞水口尤具特色。回龙桥东为400米高" |
随便看 |
|
旅游景点大全收录了59618条中国及外国旅游景点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旅游景点的简介及游览攻略,是旅游出行的有利工具。